第436章 争-《朕乃一代圣君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但彭泽也不笨,他马上知道了杨增荣话中的阴险之处,“莫要顾左右而言他,我何时说过再要等个三年五年?”

    “那么彭中丞的意思,就是明年。”

    这话似乎有陷阱?

    彭泽一时不敢答。

    左都御史张敷华颤颤巍巍的出来,对着朱厚照行礼,“陛下当初定立国策时曾宣誓,此生必定收回河套两岸百万亩之良田,且对天明志,一年不成则三年、三年不成则五年、五年不成,就是十年、二十年也要做成此事!当日听陛下之言,老臣只觉得心绪激昂、不能自已。且,老臣记得陛下三令五申,治国以务实为先。而眼下若是五年复套优于三年复套,朝廷是否仍以最优为先?”

    皇帝执政一般不会乱来,这句话说得叫朱厚照只能回答一种答案。

    而回答了,杨增荣所建立的优势便不在了。

    所以这个大胡子也有些不满的看了一眼这老家伙。

    当然,还是要听皇帝的话。

    朱厚照对他们的心思洞若观火,以三年还是两年来辨,占不到多少优势,若是这个‘套子’不解,杨增荣就要把他们说死在这儿。

    “复套是国政,国政来不得半点儿轻率,当然是以最优为先。”

    张敷华听完有些满意有些不满意,满意的是皇帝到底是顺着他的话说下来了,不满意的是,就没说死。

    论狡猾,皇帝也不差。

    杨增荣反应还快,最优、最优,你怎么证明在这儿等上个三五年就是最优呢?所以说,皇帝到底什么心思,这还两说。

    “皇上!微臣以为,机不可失时不再来,且河套有良田百万亩,早一日拿下,朝廷就可以早一日耕耘。一战而定后,边疆形势大缓,于国有利,于天下百姓更有利。”

    “不可!战场之事,未虑胜、先虑败,既然能求得稳妥,为何要甘冒风险,这是置陛下、置天下百姓于轻忽之地!陛下,此人为了一己之私,全然不顾江山社稷,狼子野心昭然若揭,臣请陛下诛杀此人,以正朝堂之正气!”

    “皇上……”

    这两方人马为了这件事,是争过来,吵过去,朱厚照听得脑袋都疼。

    最后他没办法,倒是看着杨一清在老神在在,

    “杨爱卿,你是内阁阁老、三边总督,复套之事俱在你心中。伱以为应当如何?”

    杨一清抬手,“微臣奉王命行事,一年多以来,臣恳荒备边,储纳粮草,训练士卒,战力大增。即便不提这些,身为大明之臣,即便战死沙场也理当就义。因此,臣别无他念,朝廷定了今日,臣便今日出征,定了明日,臣便明日出征。圣明无过皇上,一切以皇上圣意为准。”

    朱厚照眼神一撇,这个老狐狸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