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46章 何为中华?-《朕乃一代圣君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总之,朕今日是有所得的,山东没有白来,京师也没有白出。所以说你们就不该天天把朕关在紫禁城中。这个,介夫啊,”

    “臣在。”

    “这件事你来办。什么意思呢?朕是觉得关延卿所说的‘礼’之一字,确有必要引起重视,这是个好建议啊。所谓听闻纳谏,他虽然说的辛辣,但对的话,朕不得不听,也不能不听。但重物质,朝廷可以开垦更多土地,种下更多粮食,可要重礼,究竟要怎么做,做到什么程度才够,这些问题都需要探讨和思考。

    关延卿借用了《礼记》的话:今人而无礼,虽能言,不亦禽兽之心乎?朕觉得要与时俱进,更具体一些,比如说西洋人,他们的礼就和咱们的不同。所以这句话今日应该这样讲,今汉人而无礼,虽能言,不亦禽兽之心乎?”

    杨廷和一向脑袋清醒,他点点头,“陛下的意思,是要朝廷明晰汉人应遵守的礼节。”

    “不,不,不要用遵守这个词。”朱厚照仔细思考一番,“用民族特点,能区别于西洋人的民族特点。比如说忠诚、孝顺,这是古之先贤便推崇的,我们这些后人同样不能忘记,不仅不能忘记,而且要继续宣扬下去。此外,还有儒家、道家,这些都是西洋所没有的。

    如果说坚船利炮那是看得到的具体成果,那么这些文化概念,以及汉人同样所形成的共识就是无形的资产,是这些无形的共识将我们紧紧的绑在一起。西洋人他们的记忆里没有华夏、没有孔孟,没有秦皇汉武、没有唐宗宋祖。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这样的话题越是往下讨论,越是觉得是很深的内容。

    但朱厚照觉得很有必要。

    为此他还在济南多停留了几天,就是要借着这股劲头……哪怕不能一夜之间就把问题说透,但至少有个方向。

    而这个问题的高度被皇帝一再拔高。

    因为现在的大明和历史上的已经不一样了。

    开海之后,大量的大明百姓走了出去,也有大量的海外人进来。

    其实我们中国人没感觉,因为我们的文脉够长,文化够强,可以抵挡得住文化的冲击,尽管有许多地方也败下阵来。

    实际上,有的国家和民族已经被冲击的七零八落了。

    比如说韩国,他自身没有底蕴,在儒家文化影响他的时候,他就长得像儒家,在西方文化冲击他的时候,他又在各个领域努力呈现出西方的样子,整个国家在这个层面败下阵来。然后在转换的时候搞得乱七八糟,现如今自己人看不懂自己的历史,在极度自卑和莫名其妙的自负中逐渐扭曲。
    第(2/3)页